一、物候與採種
為推動天然林復育,進行原生樹苗培育、生態環境教育,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工作人員定期前往花蓮在地之淺山天然林、海岸林原生種進行物候調查及採種作業,並將每月不同開花結果樹種進行記錄,以利規劃下次採種日期避免錯過果熟時機。其採種作業依循以下採種倫理,進行精準採集。
- 每棵樹採集量不超過該棵樹總結實量1/3。
- 每種種子盡量分散採集,愈多母樹愈好。
- 僅採熟果,未熟果盡量留在樹上。
- 僅針對果序枝條採集,不破壞其他樹枝。
2024年花蓮臨海植群原生樹種物候觀察和採種,共採集(包含撿拾落果)54種物種,總計103次作業,採集物種及次數如下(表1)。
表1. 2024年花蓮臨海植群原生種種子每月採集記錄

物候採種調查

物種:華八仙,2024/3/31

物種:破布烏,2024/6/20

物種:軟毛柿(開花)

物種:玉山紫金牛(開花)

物種:冇骨消(熟果)

物種:大葉溲疏(開花)

物種:小花鼠刺(熟果)

物種:蓪草

物種:菲律賓榕(熟果)

物種:菲律賓饅頭果(半熟果)
二、苗圃生產
(一)播種作業
本計畫培育花蓮臨海植群復育所需之樹苗,培育地點為大肚山森林復育中心。種子送達復育中心,由志工及工作人員依不同樹種種子的特性,將種子進行播種前的處理,處理方式包含:搓洗果肉及人工去除果皮、果肉等,或使用冷層積、沙藏等方式破除種子的休眠特性以提高種子的萌發率,並將種子苗放置於具有噴霧自動澆灌系統網室的環境中培育。
2024年花蓮臨海植群原生種子共計播種43種原生樹苗、387盆,每月播種物種及盆數清單如下(表2)。
表2. 2024年花蓮臨海植群原生種子播種盆量及物種紀錄

播種前置作業


物種:稜果榕
播種紀錄(花蓮臨海植群原生種子)




(二)分盆作業
待樹苗長出木質莖或生長至一定高度,將其移至不同尺寸之苗盆,以利樹苗後續健康生長。2024年花蓮臨海植群原生苗木分盆作業總計完成23種物種、1,266盆,分盆清單如下(表3)。
表3. 2024年花蓮臨海植群原生物種苗木分盆數量及物種紀錄

志工分盆紀錄








(三)苗木盤點
本計畫於2024年培育之花蓮在地之淺山天然林及海岸林原生種,總計育有53種、2,553株樹苗提供做為復育區植樹使用。培育苗木之盤點紀錄如下(表4)。
表4. 2024花蓮臨海植群原生種子之培育苗木盤點

苗木盤點紀錄


三、植樹成果2024年花蓮臨海植群植樹成果
(一)2024年花蓮臨海植群植樹成果
本協會與林業署花蓮分署合作,建置生態樹島於新城海岸木麻黃衰退區,在銀合歡林下種植花蓮臨海植群在地潛在森林的原生樹苗,樹種以演替後期的老熟林為主,並搭配演替前期的先驅樹種,由於演替後期的樹生長環境需要遮蔭,目的在補足「生態棲位」,來抑制外來種的入侵。本計畫於2024年5月進行新城銀合歡林(第二期)補植植作業,總計補植18種物種,共500株(表5),試驗的樹種反應非常地劇烈,一年的生長高近1.5公尺,雖然銀合歡有毒他作用,但是此毒性在野外對其他的樹種影響並不大。
表5. 2024年花蓮臨海植群復育區補植樹種及數量紀錄

(二)2022~2024年花蓮臨海植群植樹成果
本計畫於花蓮臨海植群目標培育及種植在地淺山天然林、海岸林原生種共計6,000株,截至2024年總計完成種植6,345株,共75種物種(計畫達成率106%)。各復育區之種植物種清單與株數統計表如下(表6)。
表6. 2022~2024年花蓮臨海植群植樹物種及數量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