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Maesa perlaria (Lour.) Merr. var. formosana (Mez) Yuen P. Yang
科別:Primulaceae報春花科 (舊分類置於Myrsinaceae紫金牛科)
生活型:灌木,高1~3.5公尺。
分布:廣泛分布於臺灣2000公尺以下的平野、山麓至中海拔山地。
形態特徵:葉互生,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尖或鈍,波狀粗鋸齒緣,膜質至草質;花序短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花雜性,小而密集,花冠呈短筒輪狀,裂片為花冠筒1/2長,雄花具退化子房,雄蕊5 枚,雌花具退化雄蕊,子房不完全下位;漿果球形,熟果皮膚色至白色。
生態特性:低至中海拔林緣及林下常見灌木,為森林演替中後期常見的伴生植物。
照顧方法:喜歡半日照,耐陰、抗濕、耐貧脊;通常生長在pH 值為6至7的弱酸性至中性土壤,喜歡排水良好的土壤。
分類學上的附註:早期文獻鑑定為軟弱杜莖山(Maesa tenera),有些學者則是將臺灣山桂花歸並於金珠柳(Maesa montana)或處理為其變種,其分類仍有待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