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花蜂!超萌觀察筆記: 泰迪熊蜂不是熊,巧克力地花蜂不能吃,從蜜蜂、隧蜂到切葉蜂,花蜂七大家族明星大集合,蜂功偉業比一比
馬特.克拉赫特(Matt Kracht)著; 林凱雄譯

花蜂(bees)非常了不起,如果你不這麼覺得,那就大錯特錯了!
沒有花蜂我們會死。隨著過去幾年活躍的拯救花蜂運動的爆發,人們對花蜂正義持堅定的態度。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說法,人類消耗的每三口食物中就有一口是花蜂的功勞,沒理由不來好好認識花蜂!
「生動且獨特口語化的文字,搭配特殊的蜂類插畫,讓讀者在閱讀的樂趣之中,能夠認識花蜂多樣的面貌。」──陸聲山︱林業試驗所福山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主任
「訪花的『花蜂』要愛牠呦,不然全人類都會遭殃歐;凶惡的『非花蜂』生人迴避囉,如何分辨?就讀這本圖文並茂、詼諧搞笑的專書吧!這世道,蜂一點,才好!」──劉永智Jason LIU︱⟪品蜜⟫、⟪阿爾薩斯最佳酒莊⟫作者
蜜蜂很重要,重要程度是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危機,而蜜蜂的消失更是與生態食物鏈息息相關,跟大家分享本會理事長前往蜜蜂農場參觀一文。
分享協會蜜蜂相關藏書,歡迎有興趣的會員會有來借閱

湖濱散記
亨利.梭羅(Henry D. Thoreau)著; 林麗雪譯

全球頌讚逾一個半世紀,極簡哲學家梭羅永不過時的自然書寫經典
為了實踐理想中的極簡生活,梭羅在28到30歲時,獨自遷居至瓦爾登湖畔的一間小木屋。在這段2年又2個月的獨居實驗裡,不但屋子是他親手建造,連日常飲食也都是自給自足。在每天的捕魚、砍柴、耕作當中,陪伴梭羅的是大自然的湖光水色,以及活潑生動的蟲魚鳥獸。
多年後,他將這段獨居經驗的觀察與省思寫下,成了史上最著名的自然經典──《湖濱散記》。
分享跟梭羅著作及相關文學作品的館藏,歡迎有興趣的會員會有來借閱

觀賞果實種子大圖鑑: 從都會到山區,從草本、藤本到木本,一眼識別200種最吸睛的果實種子
梁群健, 薛惠芳著

果實種子為了完成傳播繁衍的使命,演化出五發八門的外型、吸引傳播者目光的色彩,當我們走過路過也特別容易注意到這些具有觀賞性的果實種子,進而想認識這株植物。
本書特別挑選200種外觀別具特色的果實種子做介紹,涵蓋草本、藤本與木本植物,都是在台灣平地、近郊或山區可見,每一種皆有結實纍纍的清晰照片以供比對辨識,下次再遇見就能輕鬆喊出它們了!
本書除了各種果實種子的介紹外,也有介紹果實種子可以怎麼保存及創作還有種子的處理與保存檢索表,有豐富的圖片、介紹各種植物用途,很推薦做為認識植物的入門很棒的書籍。
19-20世紀植物圖鑑: 從200多幅植物剖析掛畫認識植物學的世界
安娜.羅倫(Anna Laurent)作; 張雅億譯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歐洲正處於科學發現的黃金時代,博物學家們探索著地球的各個角落,顯微鏡的發展使科學家得以探索過去無法想像的微型世界。
人們對於知識的好奇心不再侷限於少數菁英,教育被認為是所有人應享有的權利,
因此,植物學圖鑑掛畫誕生了,做為教育之用,傳播新的植物學知識。
課堂教室中掛著這些精美的、大幅彩色的科學植物圖像,它正是當時代的藝術、科學和教育的綜合結晶。植物學家安娜•洛朗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共兩百多幅精美的植物學圖鑑掛畫,
從植物解剖、物種間的差異比較、不同的型態等,展示驚人的細節,並附上解釋其歷史和有關該植物物種的文字介紹。
任何對於自然世界感興趣,喜愛自然學,植物學,科學以及任何熱愛植物的人都不可錯過此書
「如果喜歡收集精美的植物手繪圖書籍,一定不能錯過《19~20世紀植物圖鑑》。植物科學繪圖不只在教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也常常成為大家蒐藏的作品。而且這本書有別於以往,書中珍貴的彩色繪圖所繪製的對象,除了植物,還有植物的生態環境、疾病、細胞組織以及化石。無論是喜歡繪畫,還是喜歡植物,這本書都值得收藏。」
──胖胖樹 王瑞閔/植物生態與人文作家
「在百多年前,各種專門描繪植物的插畫一直只深藏於貴族流連的植物園、刊物或者大學敎科書上,但不減插畫師們對紀實風格的執著。作者精選介紹一幀一幀栩栩如生的莊嚴古畫,讓我神往殖民帝國時代的背景,來認識在不同時空下的人如何窺探植物的奧妙。科學性與藝術性兼備,美不勝收!」
──Alvin Tam/Alvin @ 春及殿 Primavera
以下是圖書館館藏、借閱規則與本次新書書單 <3
山海島語生態圖書館館藏:https://www.reforestation.tw/?page_id=304
【生態圖書館借閱規則】
1.圖書限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會友外借,非會友限內閱
2.一次最多借閱三本
3.借閱時間一個月,可來訊續借閱一次
4.逾期歸還一天20元(逾期費用將轉作圖書館購書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