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台灣西部的人們,海岸山脈幾乎只在地理課本上看過,就算經過花東縱谷時,大部分也是匆匆地望著山的樣子,很難體會站在山上的感覺是什麼。
離開高山森林基地,我們帶著前一天大家親手包的月桃粽,做為今天的中餐。從高山森林基地搭乘大巴士到水璉加油站後,再換搭9人座廂型車,從花38-1產業道路前往月眉山的登山口。
山茶屬植物是東亞闊葉林中的重要物種,在蘇夢淮老師的山茶研究中,臺灣本島分布的12種山茶屬植物,因生育地受到人為破壞,造成山茶植物的族群分布破碎化,大部分的種類在紅皮書上被列為易受害以上的等級。
其中日本山茶在月眉山的野生族群不到150株,為了與部落一起進行日本山茶的保育,我們特別前往月眉山的稜線上,進行森林植物社會調查。
因海岸山脈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以致山頂稜線上,經常雲霧繚繞,環境潮濕,而常有吸血螞蝗出沒。我們不少人對螞蝗有恐懼症,進入森林前,大家都戰戰兢兢做好防螞蝗的措施。
在臺灣的日本山茶分為西部與東部的族群,東部族群剛好從月眉山開始,一路往北分布到龜山島。也因許多山老鼠盜採日本山茶的樹頭,賣出做為觀賞用山茶花的砧木,而讓大棵個體不斷減少,使野生族群的恢復更為困難!
我們從登山口一路走了約3公里,經過了開墾的檸檬果園,才抵達這片天然林。進入森林後,日本山茶就開始陸續出現。雖然是山頂稜線,但因潮濕的關係,故出現許多溪谷型的植物,如大葉楠、水同木、九芎等。
我們在這裡拉設了10m×10m的樣區,植物社會為「九芎-小葉白筆」
樣區海拔495公尺,樹冠層高度12公尺,覆蓋度80%,物種有細葉饅頭果、九芎、樹杞、菲律賓榕、小梗木薑子、山豬肉、紅楠、水同木、柚葉藤、珍珠蓮、紅淡比、三葉山香圓、南洋山蘇花等。
灌木層高度5公尺,覆蓋度40%,物種有日本山茶、菲律賓榕、大葉楠、台灣柘樹、烏心石、長梗紫麻、樹杞、小葉白筆、鐵冬青、瓊楠、紅楠、柚葉藤、珍珠蓮等。
地被層高度1.5公尺,覆蓋度40%,以竹葉草、肋毛蕨較為優勢,木本植物(含小苗)有樹杞、小葉白筆、山香圓、華八仙、菲律賓榕、紅楠、細葉饅頭果、稜果榕、牛奶榕、五掌楠、燈稱花、球花嘉賜木、九節木、頜垂豆、圓葉雞屎樹等。
日本山茶雖然是茶科的植物,但他在全球的分布與洋流有關,許多分布的地點都位於海島上。他也是山茶屬中,唯一可以耐冰雪的種類,可以在寒冷的冬天保持綠葉及開花,因此在日本很早就被選種發展成觀賞用的山茶花,在18世紀日本西化的過程中,他甚至流傳到西方,而風靡全歐洲。
他的種子也被製作成茶油使用,日本山茶油營養成分優良,甚至高過橄欖油,此茶油目前已是日本重要的美妝及養生產品的原料。
臺灣過去有許多自然資源,因沒有保育策略,而造成野生族群大量減少的嚴重問題,如臺灣天仙果就是一例。因此不只是日本山茶,臺灣這些重要的自然資源都十分需要在地部落、地方政府、中央主管機關一起攜手合作,訂定保育策略與永續利用的方法,方能讓這些紅皮書上的這些植物族群個體數量恢復到相當水準及較佳的更新能力。
自然資源「明智利用」是當代重要的課題,也是重要的公民素養,期待更多的人透過認識山林,一起共學來提升這項的公民素養!
致謝:感謝高山森林基地小馬、亞平、乙貝熱情的接待,謝謝蘇夢淮老師無私的分享,謝謝欣一帶領植物調查,謝謝信旭這一年來幫忙建立花蓮原生苗木苗圃,謝謝洄瀾風昌鴻、范老師、嘉儀的參與,謝謝花蓮林管處邱課長的協助,謝謝幕後工作人員白白、冠儀、宜貞、盟慧、巧如、怡菁的行前準備,謝謝司機黃大哥帶給我們安全舒適的旅程,更感謝所有參與夥伴對台灣山林復育協會的支持。
附件: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森林生態調查
植物社會:九芎-小葉白筆
地點:花蓮縣月眉山步道
坡度20°;坡向110°
海拔高度:495m
樣區面積:10m×10m
備註: 調查:陳欣一;紀錄:黃香容
~樹冠層,高度12m,覆蓋度80%~
細葉饅頭果(2,+)、九芎(3,1)、樹杞(2,1)、菲律賓榕(2,1)、小梗木薑子(2,+ )、山豬肉(2,+ )、紅楠(2,+ )、水同木(2,+ )、柚葉藤(1,1)、珍珠蓮(+,+)、紅淡比(1,+ )、三葉山香圓(1,+ )、南洋山蘇花(1,1)~灌木層,高度5m,覆蓋度40%~長梗紫麻(2,1)、樹杞(1,1)、小葉白筆(3,2)、鐵冬青(+,+)、瓊楠(+,1)、紅楠(1,+ )、柚葉藤(1,1)、珍珠蓮(+,1)、日本山茶(1,1)、菲律賓榕(1,+ )、大葉楠(+,+)、台灣柘樹(+,+)、烏心石(1,+ )
~地被層,高度1.5m,覆蓋度40%~
樹杞(+,1)、小葉白筆(+,+)、山香圓(+,+)、肋毛蕨(2,3)、黃藤(1,1)、華八仙(+,2)、海金沙(+,1)、柚葉藤(1,1)、菲律賓榕(+,1)、紅楠(+,1)、竹葉草(2,3)、針刺草(+,1)、姑婆芋(+,+)、菝契(+,+)、細葉饅頭果(+,+)、琉球山螞蝗(+,1)、叢林杜若(+,+)、稜果榕(+,+)、台灣崖爬藤(+,1)、牛奶榕(+,1)、風藤(+,1)、瓊楠(+,1)、排香草(+,2)、小毛蕨(+,1)、全緣卷柏(+,1)、島田氏月桃(+,1)、燈稱花(+,+)、球花嘉賜木(+,1)、九節木(+,1)、觀音座蓮(+,+)、頜垂豆(+,+)、圓葉雞屎樹(+,1)、巒大雀梅藤(+,2)、五掌楠(+,+)、絨萼舞子草(+,1)、紅果薹(+,+)、假蹄蓋蕨(+,1)、有刺鳳尾蕨(+,1)、鷗蔓(+,1)、臺灣鷗蔓(+,1)、沿階草(+,2)、細梗絡石(+,2)、伏石蕨(+,1)
※改良式Braun-Blanquet調查法:
調查時記錄植被的層次、分層高度、各層次總覆蓋度、各層次組成物種之覆蓋度與群聚度。
《覆蓋度》
+,0~3%
1,3~10%
2,10~25%
3,25~50%
4,50~75%
5,75~100%
《群聚度》
+,出現1~2株
1,零星分散
2,普遍分布或小塊群聚分布
3,中等群聚分布
4,大塊群聚分布
5,全面分布
#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