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新城的「康樂村」,地名的由來是「臺灣海棗」,這種植物出現在臺灣沿海與海岸丘陵,別名「糠榔」。
臺灣的舊地名,過去的原住民常以部落名稱作為地名,而非原住民(俗稱漢人)則以地景特徵來命名,因此在植群復育時,舊地名是重要的線索。
而「康樂」就是線索之一,在臺灣的沿海地區,許多地名為糠榔村(里)、康樂村等,代表以前先民在這裡看到許多「臺灣海棗」,而「康樂」是「糠榔」漢字雅化的轉變,但久而久之,很多人就忘記原來「康樂」意指「糠榔」之意,還誤以為這個村莊很歡樂,所以稱為康樂村。
「臺灣海棗」分布於全島沿海地區,為棕櫚科植物,硬革質的羽狀葉是以前拿來做掃帚的極佳材料,稱之為糠榔掃帚,但隨著工業化,現今已被尼龍掃把所取帶。
舊地名,讓我們知道花蓮新城康樂村「臺灣海棗」是生態代表性物種,植群復育如同收集寶可夢,我們努力藉由各種線索與資料分析,希望將原本的植群組成全部收集到位,而終極目標就是希望能恢復在地原本的生物多樣性!
註:本文由 蔡智豪老師在花蓮新城進行臨海植群復育工作時,與當地人閒聊之下,因有些人並不知道康樂村地名的由來,故特別錄影解說。
~守護山林~請您支持《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官方網站】
https://www.reforestation.tw
【電子發票捐贈愛心碼】
5 2 3 0(我愛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