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臺中、苗栗的「山龍眼」已經成熟,心想花蓮的「山龍眼」也應該成熟了。「山龍眼」屬於演替後期成熟林的物種,果實(種子)大型,主要仰賴小型哺乳動物傳播,如嚙齒類。對人來說,「山龍眼」的種子有劇毒,不可食用,但這個性毒可能對野生動物影響不大,因此野生動物仍會吃「山龍眼」。
此次來花蓮,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山龍眼」而來,但到了鯉魚山步道一看,哎呀!真的被料中,果實被猴子吃了,現場如杯盤狼藉,地上到處都是嗑完的果皮及咬一口的種子。
蔡智豪老師只好慢慢找,看還有沒有猴子吃剩下的,或被咬一口的種子還有胚芽在的,開著手機的手電筒細細地在落葉堆中搜尋,在樹下撿著撿著,最後撿了幾十顆種子,算是不錯的收穫。
這批種子應該都是猴子認為成熟,而吃剩的,期待經過阿猴們的加持,播種後能有好的發芽率。


~守護山林~請您支持《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官方網站】
https://www.reforestation.tw
【電子發票捐贈愛心碼】
5 2 3 0(我愛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