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蔡智豪,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執行長

這是一本關於蜂生態的科普書,作者索爾•漢森(Thor Hanson)把野調現場、研究文獻、學者訪談融合在一起,內容談到蜂的演化,不同類型的蜂的生活習性,智人腦部演化可能與野生蜂蜜採集有關,最後談到野生蜂與養殖蜂大量消失的原因,特別點出蜂消失的區域大部分位於歐美國家,歸結原因有「4P」寄生蟲(parasite)、營養不良(poor nutrition)、殺蟲劑(pesticide)、病原體(pathogen);「N」因開發和工業化農業而易失的巢穴棲地(nesting);「I」代表包括蜂和植物在內的入侵物種(invading specics):「CC」則代表一個可能使所有事情變得更複雜的總體問題—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
養殖蜜蜂的問題如同經濟動物養殖一樣,因為遺傳多樣性低,以致無法因應傳染病的威脅;野生蜂在演化的過程中,欠缺對毒性化學的因應,以致沒有食草昆蟲能快速產生抗藥性的能力;最後的致命一擊是蜂失去了自然棲地,失去了演化過程中賴以維生的多樣性開花的原生植物,現今的蜂只能採集少數幾種花,因而導致營養不良,也因沒有適當的棲地建築蜂巢,而出現滅絕的危機。
人類的農作物,以種類估算有7成主要仰賴蜂傳粉,若以產量估算則有3成,蜂的消失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存,也將連帶引發生態崩潰,因為許多開花植物需要蜂來傳粉,才能結果實,如果許多原生植物無法結果實,許多鳥類及動物會因食物缺乏而連帶消失,這些植物沒有果實(沒有種子),代表也沒有後代,蜂的消失將影響整個食物鏈與生態系統。
文末最後指出「棲地復育」是終極的解決之道,而臺灣山林復育協會近年在做的工作就是「棲地復育」,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人參與天然林復育,讓芸芸眾生能繼續繁衍,也讓這片土地得以生生不息。
作者簡介
索爾•漢森:Thor Hanson
古根漢研究員,Switzer環境基金會研究員,人類生態系統研究組織成員,得獎作家暨生物學家。
他為蜜蜂踏查世界各地,追逐蜂群,捕蜂、認蜂,結識養蜂人,與各地蜂痴一起研究蜜蜂各種不為人知的故事。
他的著作《羽的奇蹟》曾獲約翰•巴勒斯獎章,入圍山繆爾.強森獎,亦榮獲2012年美國科學促進會優秀科學書籍獎,以及太平洋西北書商公會圖書獎肯定。首作《無法穿透的森林》曾獲2008年美國書籍新聞獎。現與妻兒居住於華盛頓州的小島。另著有《種子的勝利》。歡迎造訪作者網站:www.thorhans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