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中龍目井步道沿線南側的山坡地是「大肚山防火生態林復育區」,此計畫由「臺灣山林復育協會、臺中市政府農業局、巨大機械(捷安特)」共同合作。
步道北側是尚未施作的區域,高大密集的大黍草優勢的疏林草原類似二年半前復育區尚未施作的狀況。
南側的山坡地則是第一期的計畫區域。傳統造林植樹作業前會清除地被植物,對象包含禾本科的雜草與野生樹苗。此計畫有別於傳統造林的方式,我們採用生態林復育法,全面保留野生樹苗,再補植多樣性的在地原生樹苗。
在南側的復育區,二年半前保留下來的野生「土蜜樹」,現在已經三公尺高,由於野生樹木的成熟個體,周邊常會出現其所繁衍的小樹,如母雞帶小雞般。因為復育區定期清除雜草的關係,這幾年沒有火燒,以致讓這幾棵土蜜樹順利長大,相鄰植株的枝葉也鬱閉起來。
枝葉鬱閉後的土蜜樹下,地被層的「大黍」因為光照不足而消失了,陰暗的樹下取而代之的是人為種植的「狗骨仔」,以及周邊「狗花椒、江某、香楠」等在地原生樹苗。
在土蜜樹旁邊種植榕屬植物作為防火樹種,其中第一線為「正榕」,待正榕長大後,即可發揮阻擋火燒的功能。
防火樹種還包括「稜果榕、幹花榕、澀葉榕」等,不同種類的榕屬植物枝葉會交叉生長,並快速達到鬱閉的效果,目前部分的防火樹木已長成三公尺高的小樹,樹下也如預期「大黍已消失」!
以上大肚山防火生態林第一期建置的作法與成果,亦可作為相關公部門之參考。
註:影片拍攝於2024/12/10,地點在龍目井步道沿線的大肚山防火生態林復育區。
~守護山林~請您支持《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ATM捐款帳號】
玉山銀行代號:808 (西屯分行)
帳號:1159-940-026333
戶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電子發票愛心碼】5 2 3 0(我愛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