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臺中都會公園24週年慶,我們擺攤宣傳「分享電子發票捐贈碼5230(我愛山林),贈送三葉五加盆栽」。三葉五加自古即養生聖品,清晨我煮了一大壺三葉五加茶,在現場奉茶讓民眾品嚐。
這幾年擺攤時,總有一個感覺,環保團體的攤位好像有「結界」,遊客都會刻意繞開,或許是因為假日,一般人希望輕輕鬆鬆,不想再聽很硬的議題吧!攤位無法吸引人來,又如何做教育宣傳呢?
幾次參與Germin台北路跑的擺攤,我觀察周邊商業宣傳的攤位,每個攤位滿滿的都是人,原來民眾都在打卡領贈品,商家把贈品當作宣傳成本,藉由民眾的手機將廣告宣傳出去。
民眾逛攤位,每位駐留時間約二分鐘,如果攤位夠吸引人,一小時的人流約30人,一個場次以三小時計,預估會有一百人次。
換句話說,如果一次擺攤有一百個人願意到攤位來,就算是成功了。
因此我思考如何拉近原生植物與都市人的關係。
有一次我在臺中市區的藥妝店看貨品的擺設,與南投埔里的藥妝店有很大的不同,埔里的藥妝店進門口擺放的大部分是感冒藥、痠痛藥,可能是周邊山區部落的人下山需要採購常備用藥,但反觀市區的藥妝店進門都是維他命、保健食品等,可能都市生活的人常常熬夜爆肝身體比較勞累,因此有保健的需求。
我們擺攤的地點以都會區為主,如果都市生活的人對健康有這麼大的擔憂,或許我們可選幾種可食用,也容易培育的保健植物,來介紹給民眾認識。
因此這個月二次擺攤,我們以「三葉五加」為主題,測試看看民眾的反應。
恭喜我們終於打破「結界」了!這二次的擺攤,每場來攤位的總人次約120人,每小時約40人。
原來攤位的宣傳是靠口耳相傳,我觀察若一位民眾有興趣,他等一下就會再拉著他的家人或朋友回來這個攤位。
民眾一個拉一個來,不停地解說,以致擺攤結束後,就失聲沙啞了,此經驗教訓才知道下次擺攤還要多準備喉糖。
今天擺攤很成功,非常感謝儀婷與英蘭熱情幫忙。
原生植物「三葉五加」吸引許多人的目光,這樣的吸引力讓民眾有機會認識臺灣山林復育協會,知道我們經費主要來自募款,藉由此宣傳大家響應電子發票捐贈「愛心碼5230(我愛山林)」,透過發票捐贈一起推動臺灣淺山天然林的復育。









~守護山林~請您支持《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ATM捐款帳號】
玉山銀行代號:808 (西屯分行)
帳號:1159-940-026333
戶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電子發票愛心碼】5 2 3 0(我愛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