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氣息與氣候變遷
毀滅還是重生?
以創作為警示,氣候變遷下的藝術反思!
此刻,地球正在發生:
最猛烈的大火、最薄的冰帽、最快速度的瀕絕和最高的氣溫,
面對全球環境災難,藝術能發揮怎樣的影響力?
藝術家如何透過創作回應氣候變遷議題?喚醒大眾生態意識?
環境危機正步步進逼。氣候學家預測,到本世紀末,隨著永凍土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各種極端天氣事件、失控的野火、土地荒漠化、海洋酸化等將使地球災難更趨頻仍。氣候變遷不僅影響全球人口,也改變自然實體,干擾植物世界,決定動物生存條件,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物種滅絕加速。
本書作者暨策展人瑪雅.福克斯和魯本.福克斯,在書中審視了包括繪畫、攝影、概念、裝置和表演等具有生態意識的當代藝術作品──從持續發生的滅絕事件、採掘行為留下的廢墟景觀而造成崩壞的自然場景,乃至受到氣候變遷衝擊最鉅的邊緣化地區藝術,這些作品對人類世及其對世界的負面影響做出了最迫切的回應。
面對地球環境劇變,世界各地藝術家透過串聯、合作發揮影響力,以多元的藝術創作實踐,呼籲世人正視生態危機,揭露出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造成的深遠且不可逆的傷害,並期挖掘出激發生態變化的可能方式,將氣候災難化為轉機,提出反思與可展望的未來。
——————《 以上擷取自網路書店介紹 》——————
穿越福爾摩沙
在本書收錄的文章中,作者們的記述給予女性的能見度偏低,而這其中必然含有偏見的成分。不過女性能見度低想必也與當時的社會實況有關,因為那時的女性有時還處於相當邊緣的狀態,主要扮演屈從的角色。
在十七世紀中期,法籍士兵莫里涅爾就帶著責難口吻指出,漢人婦女被迫關在家裡,出行時必須戴面紗並且有人陪同,她們因為纏足習俗導致行動不便,也不能與男人同桌用餐,男性則可以休妻或把她們賣掉,「好像在販賣一般的商品」。從十八世紀開始,來自法國的見證者們對原住民社會中的女性地位顯得相當讚賞。馮秉正神父寫道:「女人不會像在中國那樣被人買賣」;家庭是圍繞著女性建構和延續的,因此人們偏愛生女孩而不是男孩。十九世紀時,杰韓副領事將原住民婦女描述為她們丈夫「名副其實的合夥人」,原住民婦女如果與漢人結婚,就會成為「自然而然的中介者」,在部落與漢人社區的交易活動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
本書所集結的文章大部分是這些法國人在島上親身經歷的故事,並加上幾篇選自法國報刊對於台灣概況的報導。匯集在此的文本原先相當零散,而且大都已被世人遺忘,不過從檔案庫深處挖掘出來匯集成書以後,它們終於能為福爾摩沙歷史所構成的壯闊史詩賦予另一番立體風貌;而透過法國人好奇和驚訝的眼光,這些法國旅人在台灣的遊歷見聞,也意外為台灣史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穎且獨特的外部視角。
——————《 以上擷取自網路書店介紹 》——————
台灣苔蘚微觀誌
第1本足跡遍及台灣低、中、高海拔,
在無數次的仰望、俯身、趴地、屏息之中,聚焦記錄台灣苔蘚之美!
邀請您一起走進苔蘚小宇宙,在柔軟的綠毯之中,感受堅韌不拔的生命力。
台灣是世界上苔蘚分布的寶庫之一,在山巒綿亙、溪谷縱橫的島上,孕育出極為多樣性的物種。儘管苔蘚身形嬌小,但它們在生態系中無所不在,除了海洋以外,都有它們的蹤跡。在您接觸大自然之時,不妨也將目光投向綠絨般的小森林,感受它們帶來的綠色療癒能量。
▶收錄台灣苔蘚圖鑑:介紹從平地到山區最常見的苔蘚物種,包含分布、棲地、形態與特性、水分與光線需求,並提供棲地環境照和清晰的近拍照,可供賞苔入門者對照辨認。
▶觀察苔蘚的要領:提供衣著、配件、道具、攝影器材的準備建議,拍攝苔蘚的技巧,以及如何做好觀察筆記,以逐漸提升辨識苔蘚的好眼力。
▶認識苔蘚的生態角色:介紹與苔蘚共生的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哺乳動物等,增添觀賞的深度與樂趣。
▶精美插畫展示:以插畫描繪苔蘚的生活史和構造,幫助您更容易理解和認識這些微小而迷人的個體。
▶展開全台賞苔之旅:推薦8條精華賞苔路線,每條皆有賞苔地圖、生態概況介紹與重點觀察物種,帶您身歷其境,感受自然之美。
▶種一盆自己的苔蘚:引導您依照自家環境挑選合適的物種,並搭配適當的容器、介質調配、肥料供給,輕鬆養出一缽翠綠小森林。
——————《 以上擷取自網路書店介紹 》——————
A類-自然文學、自然哲學 | |||
A431 | 1898.福爾摩沙踏查: 德國旅人阿道夫.費實的臺灣漫遊手記 | 阿道夫.費實著; 張新譯 | 聯經 |
A432 |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 法國人眼中的台灣印象 | 龐維德(Frédéric Laplanche)著 | 八旗文化 |
A433 | 人心: 人是狼還是羊?佛洛姆探索人性善惡的經典= The heart of man: its genius for good and evil |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著; 梁永安譯 | 木馬文化 |
A437 | 看見動物 | 梁柏練著 | 藝鵠有限公司 |
B類-自然美學 | |||
B325 | The moss twins | illustrator Seed Design | 農委會林務局 |
B326 | 苔蘚兄妹 | 根誌優文字; 種籽設計插畫 | 農委會林務局 |
B327 | 嗨!我是重力 | 亨利.赫茲(Henry Herz)文; 梅爾茜.羅培茲(Mercè López)圖; 饒慧琳, 孫維新譯 | 遠流 |
D類-生活環保 | |||
D196 | 藝術與氣候變遷: 關於自然生態的創作實踐= Art and climate change | 瑪雅.福克斯(Maja Fowkes), 魯本.福克斯(Reuben Fowkes)作; 田立心譯 | 典藏藝術家庭 |
D197 | 台灣苔蘚觀察圖誌 | 徐子耘著 | 麥浩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