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彙整2024年1~3月臺灣淺山天然林復育成果,感謝企業、團體、個人凝聚的力量和支持,以及參與復育工作的志工和夥伴,讓復育行動得以順利推進,誠摯共邀大家閱讀本季復育成果報告,讓我們一同關心支持百年森林大計背後努力的點滴紀錄。
本季成果將分為三個部分內容詳加呈現,分別為:
A. 臺中天然海岸林復育計畫
B. 花蓮海岸天然林復育計畫
C.彰化平原原生植群復育計畫
A. 臺中天然海岸林復育計畫
本計畫以「復育天然海岸林,恢復其應有的生物多樣性及固岸防風等功能」為目的,本計畫初期進行海岸林復育研究,以此奠定相關的學理基礎,且由於全臺海岸的木麻黃人造林目前面臨衰敗的現象,因天然海岸林可自然更新,不會衰敗,故復育天然海岸林確有其急迫性,故本計畫亦將透過臺中海岸林復育試驗區的設置,來進行實證,期待相關成果能提供全臺各地海岸林復育之參考。
本季 (2024.1~3月) 量化成果摘要如下:
- 物候採種:臺中地區本季採集種子57種。
- 苗圃生產:小苗分盆紀錄23種,共1,059株。
一、物候與採種
2024年第一季於臺中地區共計採集57種原生種種子,採集種類及次數統計如下表。
感謝臺中地區定期協助採種的志工夥伴們:陳O育、蔡O真、孫O梅、李O鎂、詹O倫、陳O足、李O美。
臺灣淺山森林中,每月都有不同物種開花結果,採種工作也因此需不間斷地持續巡視野外母樹的結果狀況,工作及志工夥伴每月定期於野外山區調查當月成熟之原生種果實,並記錄當月半熟果之物種,以利規劃下次調查日期,便於精準進行採集。
二、苗圃生產(播種、分盆、盤點紀錄)
1.播種作業
本計畫培育臺中海岸天然林復育所需之苗木,培育地點為臺灣山林復育協會與寶成國際集團共同認養的臺中市政府大肚山森林復育中心。種子送達復育中心後,由志工及工作夥伴協助將種子進行播種前的處理,處理方式包含:搓洗果肉、自然曝曬及人工去除果皮等,或使用冷層積、沙藏等方式破除種子的休眠特性以提高種子的萌發率。
2.分盆作業
2024年第一季共計由專職及志工夥伴協助完成分盆23種1,059株臺中地區在地原生苗木,其種類及培育清單如下表。
3.苗圃維護
(1)苗盆撫育
大肚山森林復育中心內定期進行苗盆除草作業,以避免雜草覆蓋苗木造成死傷。
二、苗圃生產(播種、分盆、盤點紀錄)
1.播種作業
本計畫培育臺中海岸天然林復育所需之苗木,培育地點為臺灣山林復育協會與寶成國際集團共同認養的臺中市政府大肚山森林復育中心。種子送達復育中心後,由志工及工作夥伴協助將種子進行播種前的處理,處理方式包含:搓洗果肉、自然曝曬及人工去除果皮等,或使用冷層積、沙藏等方式破除種子的休眠特性以提高種子的萌發率。
三、天然林復育區
1.臺中海岸林復育區建置植樹作業
(1)大安南海濱遊客中心復育區
2024年第一季於大安海濱遊客中心完成種植黃槿300株,並將於第二季以執行三明治復育法,以暴風浪為界線,緊鄰此界線優先復育種植「海岸灌叢帶」,如林投、苦林盤、草海桐、臭娘子等,再於海岸灌叢帶後方復育種植「濱海喬木帶」,如黃槿、欖仁、大葉山欖、樹青等,再緊接著濱海喬木帶之後,復育其它榕楠林的樹種,如無患子、黃連木、臺灣海棗、沙朴等。
2.植樹目標
本計畫目標種植12,000株,截自2024年第一季,已種植99種5,360株苗木,達成率45%。種植地點:臺中大安南埔溪出海口北側海岸的保安林、大安濱海遊客中心、臺10線與64快速道路口的槽化島綠地、清水服務區、臺中龜殼生態公園。
B. 花蓮海岸天然林復育計畫
本計畫以生態的方式來進行生態造林,以加速銀合歡林之演替,並以復育花蓮天然海岸林,恢復其應有的生物多樣性及固岸防風等功能。首先進行銀合歡林的調查,確認整個演替的序列,調查有哪些原生木本植物(喬木類)可以耐受銀合歡的排他作用,進行採種及苗木培育。並於選定試驗區中,不砍伐(不擾動)銀合歡,直接於銀合歡林中進行植樹作業與試驗,之後定期進行苗木的生長紀錄,依據試驗結果,再進行可行性評估。
本季 (2024.1~3月) 量化成果摘要如下:
- 物候採種:花蓮海岸林母樹採集種子12種。
- 苗圃生產:小苗分盆紀錄2種,共86株。
- 苗木盤點:盤點於2024/1/17完成紀錄,種源培育自花蓮地區(包含台東及海岸物種)的原生苗木盤點結果共計有35種3,214株。
一、物候與採種
2024年第一季於花蓮地區共計採集12種原生種種子,其採集種類及次數如下表。
二、苗圃生產
1.分盆作業
2024年第一季完成2種86株花蓮地區原生苗木換盆作業。
換盆日期 | 種源 | 物種 | 株數 |
2024/2/29 | 花蓮 | 小葉黃鱔藤 | 8 |
2024/3/8 | 花蓮 | 尾葉山茶 | 78 |
2.苗木盤點
2023年度大肚山森林復育中心(苗圃)苗木盤點於2024/1/17完成紀錄,種源培育自花蓮地區(包含台東及海岸物種)的原生苗木盤點結果共計有35種3,214株。盤點記錄詳如下圖表。
表 2.2023年花蓮地區原生苗木培育成果(盤點紀錄)
3.苗圃維護
大肚山森林復育中心內定期進行苗盆除草作業,以避免雜草覆蓋苗木造成死傷。
天然林復育區
花蓮地區植樹復育區現地勘查於第二季執行。
植樹目標
本計畫於花蓮地區目標培育及種植在地淺山天然林原生種共計6,000株,截至2024年第一季,合計完成種植66種5,845株,達成率97%,其種植種類及株數清單如下圖。
C.彰化平原原生植群復育計畫
本計畫以「彰化平原為濁水溪與大肚溪的聯合沖積扇,屬於濁水溪氾濫平原,濁水溪下游分流之一為東螺溪,東螺溪貫穿整個彰化平原,故又稱為彰化母親之河,意涵此溪是育孕彰化平原眾生的源頭,亦如同母親般庇蔭著世居在此的人們。
這片臨海的海岸平原,原來的森林為熱帶氣候區臺灣中部榕楠林帶的範疇,樹種應有九丁榕、幹花榕、澀葉榕、白肉榕、菲律賓榕、香楠、大葉楠、大葉釣樟、小梗木薑子、沙朴、臺灣假黃楊、魯花樹、刺裸石、臺灣海棗、無患子等,但因長達 300 年的開墾,以致原生地森林消失殆盡,殘存的植群退縮至鄰
近的八卦山。
本季 (2024.1~3月) 量化成果摘要如下:
- 物候採種:彰化地區本季採集種子8種。
- 苗圃生產:播種種類6種;小苗分盆紀錄1種,共148株。
一、物候與採種
2023 年於彰化地區共計採集 8 種原生種種子,採集種類及次數統計如下表。
二、苗圃生產(播種、分盆、盤點紀錄)
(一) 播種作業
2024 年第一季共計完成彰化地區 6 種原生物種種子處理及播種作業,完成播種
種類計有:臺灣山桂花、九節木、月橘、杜英、紅果金粟蘭、毛瓣蝴蝶木。
(二) 分盆作業
2024 年第一季完成 148 株採集自彰化地區的毛辦蝴蝶木換盆生產作業。換盆作
業係指萌發後的幼苗長高至約 10 公分,並具有木質化的莖,由專職或志工夥伴
將 6 吋播種盆中,約數十株幼苗,一一單株換盆至 3.5 吋的苗盆內,並依物種生
長所需的環境移至苗圃中遮陰、半遮陰、全日照且有自動澆灌系統的位置,繼續
培育至苗高約 1 公尺後,即可準備出栽至彰化在地復育區種植。
(三) 苗木盤點
2023 年度大肚山森林復育中心(苗圃)苗木盤點於 2024/1/17 完成紀錄,種源培育
自彰化地區的原生苗木盤點結果共計有 14 種 2,102 株; 中部地區(臺中)苗木盤點
尚有 149 種 37,046 株。其彰化及臺中地區苗木盤點記錄詳如下圖表。
(四)苗圃維護
苗盆撫育
2024 年 1 月苗圃進行苗木盤點,盤點結果苗圃內共計有 6 萬多株原生苗木,這
些苗木須定期進行苗盆除草作業,以避免雜草覆蓋苗木造成死傷。
三、天然林復育區
東螺溪綠水廊道工程預計於 2024 年 6~8 月進行生態綠化植栽種植作業,本會蔡執行長
3/16 前往施作地點進行現地會勘,並提供種植及養護作業要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