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合歡是先驅植物,所以當他長到目前我們看到的這個狀況,大概只有6、7年的時間,不到10年。因為一般來講,低海拔的闊葉樹胸徑10公分,樹齡大概是10年。
因為銀合歡是森林演替前期的物種,隨著演替進程,銀合歡會被其他的樹種取代。但這時間會拉很長 可能是200年。
因為原生樹木的種子傳播,必須一代一代慢慢移動,這裡因有大面積開墾區(果園)的阻隔,種子很難直接跨過開墾區,故造成演替困難。
這裡要恢復天然植群的生物多樣性,木本植物必須有100多種,由於這裡環境條件的限制,以致石虎棲地恢復的時間會拉得很長。
但是如果把銀合歡砍掉再去種樹,這裡又會很快地恢復為銀合歡。所以臺灣山林復育協會目前在高雄半屏山(合作單位林業署屏東分署)、花蓮新城海岸(合作單位林業署花蓮分署)進行一個很重要的「銀合歡生態控制」。銀合歡生態控制的前提大原則,就是不能去砍銀合歡。
我們直接在銀合歡林下,種演替後期的樹,因為演替後期的樹生長環境需要遮蔭。目前林業署花蓮分署已經進行了二年,種植的樹種包括幹花榕、九丁榕、樹杞、皮孫木…
這兩年試驗的樹種反應非常地劇烈,一年的生長就快1.5公尺高,雖然銀合歡有毒他作用,但是這個毒性在野外,對其他的樹種影響並不大。
明年卓蘭鎮公所將繼續進行此復育計畫,我們會挺進到銀合歡林底下去種樹,透過人為適當的介入,種植百種以上的原生樹苗,加速銀合歡林的演替!
今天我們要進行的復育計畫,除了銀合歡生態控制外,也要進行石虎棲地的復育,因為石虎的棲地是疏林草原與森林交界的環境,因此我請卓蘭鎮公所「不要再除草種樹」,要盡力維持疏林草原的生態,因為這才是石虎的家。
如果生態公園要讓人也有機會親近大自然,那只要把步道清乾淨就好了,周邊的草一定要讓它長。
如果草地上有銀合歡長起來了,就用人工的方式從基部剪斷,之後甜根子草馬上就會取代銀合歡。
~守護山林~請您支持《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ATM捐款帳號】
玉山銀行代號:808 (西屯分行)
帳號:1159-940-026333
戶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電子發票愛心碼】5 2 3 0(我愛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