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臺灣山林復育協會邀請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蘇夢淮副教授開設「森林資源與明智利用」志工培訓系列課程,課程包含「植物分類學概論-原生植物資源應用的基礎」、「景觀植栽的生態原則」、「森林生態系服務」、「臺灣的森林植物資源」、「臺灣的稀有植物」、「野生物的保育利用--以原生山茶為例」,以及原生植物利用實務操作課程。本科普講義依蘇夢淮老師授課內容整理為文字,提供社會大眾學習使用。
前言
在「森林資源與明智利用」這系列課程裡面,我要跟大家分享目前在森林領域比較新的、跟森林復育比較有關的一些想法。我們現在森林復育當然講的是生態,可是森林除了提供我們很好的環境之外,我們是依賴森林而存活下來的,這一點很重要。可是臺灣在走保育的過程裡面,因為我們一開始對森林的破壞太嚴重了,我們有切身之痛,所以我們所採取的保育策略是極度嚴格式的。但是如果你去看先進國家的做法,他們並不是像我們這樣在處理他們的森林,到森林裡面好像什麼都不能去做。
我前面提到很重要一點,我們人類是靠森林而存活下來的,這在未來仍是很不容易去改變的。我們不可能像科幻電影一樣,人生活在完全的水泥叢林,吃的是人造食物。我們還是需要一些很天然的東西。換個角度來想,我們要怎樣很友善地利用森林環境所提供我們的資源,這是最重要的,這其實就是慢慢地去找老祖宗的路,最早人類就是這樣活過來的,只是我們慢慢地遺忘了。所以,森林資源與明智利用這系列課程目的就著重在這邊。
「森林資源與明智利用」的觀念跟森林復育也是可以結合的。大家參與大肚山的森林復育,一開始我們希望把大肚山的天然林找回來,在找回天然林的過程裡面,我們會看到辛苦去種的樹它有一些利用的價值,我們就可以去開發它。開發不是把它砍掉,砍掉是過時的利用方法,而是我們要去找到它的優點,另外找到用它的方法,最後就可以把這些結合起來。
結合起來有很多面向:第一個,可以讓一般民眾去認同你(天然林復育),我們做這事不是全部都是在做保護,其實多多少少跟我們的生活都有關係;第二個,我們現在都在講林產,我們的農業現在利潤很低,你去做這件事的時候,慢慢地你會看到(天然林)未來的價值。
舉一個比較實際的例子,如果你有在買蜂蜜的話,你知道臺灣的蜂蜜越來越貴。理由是,蜂蜜在生產過程需要比較「侷限的資源」,「侷限的資源」就是你要靠「花」。過去那些蜂農是跟著果樹去跑,比如龍眼、芒果在開花的時候,蜂農就載著他的蜂箱到那邊去收集蜜,很「侷限」的意思是這樣。現在在臺灣幾個大學森林系,開始有人在研究臺灣山林這些森林提供的蜜是什麼。過去真的沒有這種資料,我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我們應該知道,可是你放眼望去真的都不知道臺灣有什麼樹是優良的蜜源。
舉例像是「江某」,又叫「鵝掌柴」,它是一種常見的次生林樹種。近年的研究發現,江某冬天開花,它冬天產的蜜非常優良,品質很好,可是以前的這些蜂農不知道。在江某開花的時候,他們不知道載蜜蜂來採江某的蜜。現在這知識被開發出來之後,這就是一個產蜜的來源。
我舉這例子是要說,在未來的森林復育裡面,我們去種江某,你可以做一些天然林復育,但是這個也提供某些產業,這是可以去結合,而且有些環節我們也可以花一些心思把它找出來。慢慢地我們就會把森林導向明智利用的觀念。現在很多的研究跟這有關,我盡可能把我知道的資訊帶給大家。
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協助會員認識臺灣的原生植物的分類與重要資源。
這個課程的目標最重要的是「認識臺灣原生植物的分類與重要資源」。我有個前提是「分類」,「分類」是什麼意思?我認為「分類」很重要,是因為「分類」是我們未來做物種應用的基礎,也是未來大家在做森林復育的基礎。我們一定要對分類有一點概念。這個主題會有一點學術性,但是我試著簡單跟大家說明。
課程方向
1. 植物分類概論
2. 森林資源應用
3. 稀有植物的保育利用
4. 實務性操作
這課程有四個方向,是「植物分類概論」以及「森林資源應用」的狀況,接著要談怎樣去「明智利用」,我會用一些例子說明「稀有植物的保育利用」,在作稀有植物的保育的過程裡面,你可以保存這植物的同時,還是可以利用這植物,這種觀念是我們最需要知道的。
我舉個例子,「臺灣水韭」。大家知道在全世界只有在陽明山的夢幻湖有「臺灣水韭」這種植物,那我們可不可以利用它?以過去臺灣的保育觀念是:絕對不要利用,利用的話你就會破壞它的族群。可是我跟大家講,在水族店裡面一大堆水韭,但不一定是臺灣水韭。水韭其實是水族行業常見的一種水草,到處在販賣。我們臺灣水韭有它的特殊性,你把這條路禁止之後,某一個產業就終止掉了,因為過去就是怕一旦開放到處都是水韭你沒辦法查緝,這種觀念要慢慢被改變掉。
「稀有植物的保育利用」的這個方向,我們會回顧一些案例。最後有「實務性操作」。
課程主題內容說明
首先要講的是「植物分類學概論」,植物分類學是我們對原生植物資源了解的基礎,這樣你對原生植物的應用會比較順。
「森林生態系服務」是要跟大家分享,我們都是依賴自然而活,依賴森林而活,但是森林提供我們什麼?大家會想到木材,但是除了木材之外還有什麼? 我們依賴森林多重?在這一個主題會說明。
「景觀植栽的生態原則」。「生態植栽」到底是什麼?我是用現在大學的生態觀念結合過去的景觀植栽的觀念。我們現在種樹的時候,大家會想到一定要種原生種,這種觀念已經慢慢出來,可是種原生種不是生態植栽,也不是種原生種就是生態,沒那麼簡單。就像大家參與大肚山的計畫,為什麼要種幾棵香楠在這裡,幾棵樹在這裡,都有它的意義。在做生態植栽的時候,你要很深入地思考到底什麼才是生態,我希望把這個原則跟大家介紹。
「臺灣的森林植物資源」。我會介紹臺灣有哪些野生果樹、或是野生植物有什麼不錯的應用。這些應用都不是木材,因為應用木材的話就要砍樹,基本上都不會是木材的應用,都是樹木其他的部分的應用,這部分我們通稱為「森林物產」。
最後要跟大家講「臺灣的稀有植物」,這個主題是要幫大家建立觀念,來了解臺灣基本原生植物裡,稀有植物的狀況是什麼樣子。
最後是「稀有植物的保育利用-以原生山茶為例」。稀有植物的保育利用要怎樣來進行。
另外我們安排三場實務操作課,分別是:1. 構樹造紙、2. 山櫻花釀酒,以及3. 林下經濟植物應用操作。
森林資源與明智利用課程內容
森林資源與明智利用課程各章及主題內容一覽如下:
第一章 植物分類學概論 – 原生植物資源應用的基礎
主題 1. 植物分類學是什麼?
主題 2. 分類階層
主題 3. 植物學名
主題 4. 如何獲取正確學名
第二章 景觀植栽的生態原則
主題 1. 景觀樹(Landscape tree)是指因應景觀工程所栽植的樹木
主題 2. 樹木的功能
主題 3. 景觀植栽設計的考量
主題 4. 由生物多樣性來思考生態植栽
主題 5. 由棲地來思考生態植栽
第三章 森林生態系服務
主題 1. 生態系服務簡介
主題 2. 臺灣的森林生態系服務
主題 3. 臺灣森林生態系服務的價值
主題 4. 未來發展
第四章 臺灣的森林植物資源
主題 1. 何謂植物資源?
主題 2. 臺灣森林植物資源傳統利用方式
主題 3. 未來的森林資源利用怎麼走?
主題 4. 如何找尋新的生物資源?
主題 5. 臺灣未來的森林經濟植物
主題 6. 森林蜜-蜜源經濟植物
主題 7. 可發展物種選介
第五章 臺灣的稀有植物
主題 1. 何謂稀有植物?
主題 2. 稀有植物的意義
主題 3. 稀有植物的保育
主題 4. 稀有植物的評估
主題 5. 討論
第六章 野生物的保育利用-以原生山茶為例
主題 1. 合理的保育利用模式
主題 2. 為何要以山茶為例?
主題 3. 找出利用原生山茶的路
實務操作:
操作 1. 構樹造紙
操作 2. 山櫻花釀酒方法
操作 3. 林下經濟植物應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