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訪國際級的草嶺古道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在2017年1月22日探訪三貂嶺古道,今年9月30日進一步探訪草嶺古道,沒想到這二次的行程,讓我們走完了淡蘭古道(官道的大部分的路段。
淡蘭古道在今年也有許多好消息!行政院今年以這條古道來進行「國家級綠道」優先示範計畫。設計大師蕭青陽執導「淡蘭古道」影片,獲選第7屆世界步道大會暨首屆影展的七部影展片之一。
為了探訪這條「國際級步道」,9月30日清晨5點半,我們從臺中山佳伊咖啡館搭車出發。這每個月一次的森林生態之旅,居然不知不覺也舉辦了三年。這三年踏查台灣北、中、南、東,及不同海拔的各類森林,真的讓人收穫不少!
§ 五感體驗,品嚐「水冬瓜」
經過了三個半小時,我們抵達了大里的天公廟,此次行程我們從大里出發,終點是福隆火車站,這樣的安排是希望利用上午充裕的時間,來進行森林生態的調查與自然美學的創作。
走在步道上,令眾人驚艷的是沿途結實累累的水冬瓜,他是獼猴桃科(Actinidiaceae)水冬瓜屬(Saurauia),與奇異果是同一科的植物,果實是野外救荒野果;根煎服可用以治療腹痛、感冒及熱病;嫩芽搗碎可敷治刀傷、跌打損傷及火傷。
近年自然教育推行「五感體驗」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因此在介紹水冬瓜時,除了觀察葉子、枝條的形態外,我們也適量地摘取水冬瓜的果實,讓大家嚐看看,沒想到這樣的體驗真的拉近了人與自然間的距離,一路上數百種植物,大家不見得都認識,但只要看到水冬瓜,幾乎每個人都能認得他!
§ 東北角臨海山坡上的《水同木-九節木》植物社會
從大里天公廟到埡口是一路陡坡,我們在半途中的客棧遺址休息,也在旁邊的森林進行調查。我們拉設了10m×10m的樣區,樣區是《水同木-九節木》植物社會,海拔272m,坡度25°,坡向 40°,記錄詳如附件。這片森林因位於臺灣東北角臨海的山坡上,受到東北季風、海風、寒流等影響,故物種組成與臺灣中南部臨海的山坡截然不同。
此森林樹冠層高度有10m,覆蓋度80%,主要的木本植物有水同木、水冬瓜、楓香、白肉榕、菲律賓榕、紅楠、細葉饅頭果,爬到樹冠層的蔓藤則有漢氏山葡萄、風藤、南五味子。
灌木層高度則為3.5m,覆蓋度70%,主要的木本植物九節木、水同木、江某、山黃梔、樹杞、長梗紫麻、臺灣胡頹子,蔓藤有拔契、風藤、臺灣崖爬藤、南五味子,附生的蕨類有伏石蕨。
地被的草本層高度1m,覆蓋度45%,以萊氏腺蕨較為優勢,木本植物有九節木、樹杞、紅楠、水冬瓜、臺灣山桂花、水同木、雞屎樹、圓葉雞屎樹、楓香、黑星紫金牛、細葉山茶(小果油茶) 、琉球山螞蝗,由於東北角一年四季雨水充足,故林下蕨類種類繁多,如全緣卷柏、肋毛蕨、南洋山蘇花、伏石蕨、假蹄蓋蕨、傅氏鳳尾蕨、斜方複葉耳蕨、廣葉鋸齒雙蓋蕨、海金沙、三葉星月蕨、愛德氏肋毛蕨。
§ 「圈圈」的自然美學創作
此次自然美學創作講師是蔡宛儒,她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在生態組調查森林的同時,她與美學組的夥伴則漫步在森林中,她教導大家以圈圈的方式來構圖,要大家發揮想像力,想像森林中有「怪獸」。
像這樣豐富的想像力結合森林寫生的方式,讓每件作品增加了不少故事性,如映潔的作品中,散落在步道旁一顆顆的月桃果實是月桃怪獸,白白則是從山景連結到天空的白雲,沒想到一圈一圈的白雲居然是像極米其林的怪獸。每件創作都很有趣,而相似之處是這些怪獸都非常可愛!
每個月的這些野外作品,也將在明年三月舉辦「森植旅繪」特展,希望透過美學的創作,來影響當代人類社會對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的思想。
§ 溪谷、森林、水田
離開客棧遺址,我們登上了埡口,美麗的白背芒草原,不遠處就是「虎字碑」,再往溪谷走,則是另一個「雄鎮蠻煙碑」。這二個碑是1867年(清同治6年)台灣鎮總兵劉明燈行經這條古道時,為了鎮壓暴風、山魔所留下。
整條古道沿著溪谷,有巨大的白肉榕、魚木…,也看到了如同藍寶石般的圓葉雞屎樹的果實。這裡森林生態非常豐富,我們盤算著下一輪若再來草嶺古道,有哪些路段可以進行生態調查,希望累積遮些資料來釐清這裡的森林植物社會類型。
離開了石階古道,出了溪谷,不久就看到水田倒映著美麗的山景。在喧囂的都市附近,這小小的農家,還能保有這樣的恬靜,真是令人煞羨。
§ 迷航的福隆火車站
由於草嶺古道不論是往大里或福隆,沿路的指標都非常清楚,所以讓大家各自行走,直接在福隆火車站會合。但沒想到在「遠望坑親水公園」後,橋邊有一叉路要轉往小山丘,這個叉路(橋邊)剛剛好少了一塊往福隆的指示牌。以致大部分的夥伴沿著望遠坑溪旁的柏油路走到了台2丙,而迷失方向。所幸台2丙的路口,離福隆不遠,因此大家分別搭公車、搭便車或步行,全部順利抵達福隆火車站,讓這個迷航有驚無險!
終點在福隆火車站,就是要吃個「福隆便當」。平常吃便當,可能食之無味,但因走這趟8.5公里的路程,體力消耗,增加不少飢餓感,這也讓這簡單的便當變得「超級美味」。
草嶺古道四季景色有不同的變化,這次雖然沒有看到芒花,但秋高氣爽,非常舒服,回程時,看著遠方的龜山島與遼闊的大海,再回想今天走完這條「國際級的古道」,感覺很有成就感,也感覺一早四五點起床出發,十分值得!
愉悅的心情,讓人也不禁期待起下個月「梨山與合歡東峰」的行程,這樣的自然體驗,的確豐富了我們的心靈,也讓我們的心靈有機會與自然在一起!
《凌明裕,2015。草嶺古道植物介紹,鳥語雜誌324,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http://www.kwbs.org.tw/magazine/data/324/P29-37.pdf
照片來源: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草嶺古道森林生態之旅
附件1.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草嶺古道森林生態調查》
日期:2018/9/30
地點:新北市貢寮區草嶺古道客棧遺址
植物社會:《水同木-九節木》植物社會
坡度25°;坡向 40°
海拔高度:272m
樣區面積:10m×10m
座標:(97)343645, 2763631
備註:
調查:陳欣一;紀錄:張淑茹
~T樹冠層,高度10m,覆蓋度80%~
楓香(2,3)、白肉榕(2,1)、菲律賓榕(1,+)、水同木(3,3)、水冬瓜(2,2)、漢氏山葡萄(1,2)、風藤(1,1)、南五味子(1,2)、紅楠(1,+)、細葉饅頭果(1,+)
~S灌木層,高度3.5m,覆蓋度70%~
樹杞(+,1)、九節木(3,4)、水同木(2,4)、江某(+,1)、山黃梔(+,1)、長梗紫麻(2,+)、拔契(+,1)、風藤(+,1)、伏石蕨(+,2)、臺灣崖爬藤(+,1)、臺灣胡頹子(+,1)、南五味子(+,+)
~H草本層,高度1m,覆蓋度45%~
九節木(1,2)、全緣卷柏(+,2)、肋毛蕨(+,+)、小杜若(+,1)、樹杞(+,1)、萊氏腺蕨(3,3)、風藤(+,1)、竹葉草(+,2)、菝葜(+,1)、烏來月桃(+,1)、南洋山蘇花(+,1)、伏石蕨(+,2)、台灣崖爬藤(+,1)、拎壁龍(+,1)、假蹄蓋蕨(+,+)、六角英(+.1)、紅楠( +,1)、傅氏鳳尾蕨(+,1)、穿鞘花(+,2)、斜方複葉耳蕨(+,+)、三葉崖爬藤(+,1)、水冬瓜(+,1)、歐蔓(+,1)、台北玉葉金花(+,1)、廣葉鋸齒雙蓋蕨(+,1)、鼠刺(+,1)、茶匙蝗(+,+)、海金沙(+,1)、台灣山桂花(+,+)、水同木( +,1)、雞屎樹(+,1)、圓葉雞屎樹(+,1)、姑婆芋(+,+)、楓香(+,1)、黃藤(+,1)、黑星紫金牛(+,1)、橢圓腺蕨(1,2)、三葉星月蕨(+,1)、細葉山茶(小果油茶) (+,1)、琉球山螞蝗(+,1)、愛德氏肋毛蕨(+,1)、黃藥子(+,+)、
柚葉藤(+,1)
※改良式Braun-Blanquet調查法:
調查時記錄植被的層次、分層高度、各層次總覆蓋度、各層次組成物種之覆蓋度與群聚度。
《覆蓋度》
+,0~3%
1,3~10%
2,10~25%
3,25~50%
4,50~75%
5,75~100%
《群聚度》
+,出現1~2株
1,零星分散
2,普遍分布或小塊群聚分布
3,中等群聚分布
4,大塊群聚分布
5,全面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