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目標】
臺灣淺山植群在四百年的社會發展,其環境與都會區、農業區、工業區重疊,以致造成森林高度破碎化,許多野生動植物岌岌可危,甚至面臨滅絕的危機。本課程目的在讓學員瞭解「自然與哲學思考、臺灣的植群與植物多樣性、植群復育學、森林資源明智利用」的內涵與重要原則,亦以植群復育志工培訓及增能為目的,希望學員結業後投入各地所需的志工人力,期待藉由山林科普教育課程的推動、志工能力培訓,讓臺灣淺山早日恢復美麗的樣貌與生態功能。
【課程介紹】
本課程有四個主題,「自然與哲學思考」將選讀重要的環境思想著作,來進行讀書討論,藉此引導學員進行哲學思考,「臺灣的植群與植物多樣性」則為學員介紹臺灣各個植群分帶的生態特色,再以此為基礎講授「植群復育學」,讓學員了解如何進行植群復育及對外來種進行生態控制,人不可能脫離自然而存活,當代最重要的價值就是如何進行「自然資源的明智利用」,我們將以森林資源為範疇,介紹幾個明智利用的例子與研究。
本次課程將也別於以往短期的初階志工培訓,我們將之調整為「近自然林復育人才培力課程」,藉此也搭配志工訓練。因此學員除了完成室內課的學理課程外,還需要在結訓前完成16小時的志工實作服務,實作工作包含播種、換盆、育苗、復育區生長監測、植樹作業、物候紀錄等,藉此讓學員操作相關的復育工作,希望透過做中學來培養優質志工,結訓後,一起接棒完成臺灣淺山植群復育的工作。
課程表


【主辦單位】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臺中市海線社區大學
【講師簡介】
蔡智豪/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執行長、臺中市海線社區大學講師
蘇夢淮/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學術顧問、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副教授
陳昱安/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活動組組長、法國哲學踐行學院資深導師
【培訓地點】
大肚山森林復育中心(地址:台中市南屯區永春南路423號)
【報名方式】
對象:18歲至65歲對天然林復育有興趣的夥伴。
人數限制:正取20人,備取5人,報名資料不完整,不予錄取。
報名截止日期:2025/12/24(三)
公告錄取名單: 12/26(五)
課程費用匯款期限:2025/12/26 (五) ~ 2026/01/05 (一) 匯款後請來電告知匯款帳號末五碼
【收費說明】
(1)保證金: 新台幣2,000
(2)保險費與雜支: 新台幣300
(3)講師費與材料費由主辦單位提供
(4)課程期間餐費自理。如需異地教學,交通自理。
報名方式:請填寫報名表單,此資料將同步作為臺中市海線社區大學之學員基本資料。
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CWBThzCH76Eq34j7A
【課程相關說明】
(1) 請報名學員盡量安排全程參與,缺課12小時以上(含12小時)不退還保證金。
(2) 上課時數滿1/2則頒予結業證書。
(3) 部分課程可以線上參加: 線上參加需提供課程筆記驗收,300字以上。課程筆記使用GOOGLE 表單繳交。看課程影音檔時,要在留言處,填寫上課日期、上課時間,下課日期與下課時間。
※線上課程筆記繳交表單: https://forms.gle/mX8oA6B6xhZ1YT3E9
※線上課上課筆記需在下一次上課前提交。
(4) 實體課: 至大肚山森林復育中心上課。實體課程不用繳交課程筆記。課程排程中的學術科測驗屬於自由參加。其餘課程安排為必要參加。
(5) 實作課: 參與課程學員,培訓結束前,自行安排16小時至大肚山苗圃志工實作服務。自由安排時間。
※以下為志工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Xe3ATGFjXhV8rNSd6 (填寫時在身份別選取:”17期志工-近自然林人才培力學員)
※實作地點 :目前開放台中(大肚山苗圃)與高雄。(高雄學員可另與高雄志工群組約時間,工作項目包含物候紀錄與苗圃整理或其他。)
(6) 全勤參加實體課,或全勤(部分課程線上參加有完成課筆記),未來可優先參與進階專業復育課程。
(7) 保證金結算日:6/27 最後一次課程結束後結算。14個工作天內完成保證金退費。
(8) 課程中”自然與哲學思考”選讀書本為:沙郡年記-李奧帕德的自然沉思,天下文化出版,書籍ISBN: 986-417-370-7,請自行準備(可自行購買或至圖書館借閱)
如有課程或報名資訊之疑問,歡迎您來電/來信本會找 活動組陳昱安 詢問,謝謝。
電話:04-23897330
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