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會問外來種植物會光合作用,也會吸收二氧化碳,有什麼不好?
但外來種經過適應後,許多演變成可在臺灣繁衍下一代,進一步擴張族群規模,而排擠同棲位的原生物種,這樣的外來種就被稱之為入侵種。
以「大花咸豐草」為例,自1976年引進臺灣後,演變成高危害力的入侵植物之一。
近年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推動西部地區淺山植群復育,其中針對瀕危的「新竹油菊」在臺中都會公園設置長200公尺寬30公分的花圃,進行保育兼景觀美化的試驗。
在為期二年的試驗觀察中,「新竹油菊」以間距20公分一株的方式高密度種植。若花圃段落鄰近大樹旁為半遮陰的環境,則以「新竹油菊」為優勢,覆蓋度90%,其它的雜草如「大花咸豐草、大黍」,二者覆蓋度僅10%;若花圃段落完全沒有遮蔽物為全日照的環境,則以「大花咸豐草」為優勢,覆蓋度60~80%,「新竹油菊」非常弱勢;因此預估若任其自然發展,花圃全日照的環境會演變成「大花咸豐草」優勢的狀況。
「新竹油菊」在臺灣可謂荒地植物,意即可以忍受乾旱貧瘠、強日照、東北季風吹襲等惡劣的環境條件,但沒想到幾萬年來,臺灣淺山這樣的生態棲位,在這百年不到的時間,遭受「大花咸豐草」等入侵植物的佔據,而造成許多原生植物面臨滅絕的風險。以「新竹油菊」為例,紅皮書的保育等級為瀕危(EN),林業試驗所陳建帆助理研究員於2024年指出其野生個體可能少於100株,非常危急!
由臺中都會公園「新竹油菊」的花圃試驗結果來看,顯然「新竹油菊」滅絕危機的主因可能來自於外來植物「大花咸豐草」的入侵!近年臺灣經由正式或非正式的管道,大量引進外來種植物,目的大部分是為了「新奇好看」,而非為了醫藥研發、木材生產、水果作物。
「新奇好看」到底為臺灣創造了多少GDP?而為了「新奇好看」我們又損失多少自然資產?
總結,身為臺灣的人應具有欣賞臺灣美麗山河的基本素養,對猶如母親的臺灣島生態,若一無所知,則是令人非常遺憾的事,尤其是歷任的執政者!
守護山林・請您支持《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捐款帳號】 玉山銀行代號:808 (西屯分行) 帳號:1159-940-026333 戶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電子發票愛心碼】5 2 3 0(我愛山林) 【官方網站】https://www.reforestatio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