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里臺地位於大安溪與大甲溪之間,根據過往的調查,此地區的植群以熱帶及亞熱帶的常綠闊葉林為主,連結了中部海岸與中央山脈、以及大安溪與大甲溪流域,在生態上居於相當重要的位置。
為了推動后里原生植群復育,本市擬由后里森林公園著手,委由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參考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蘇夢淮副教授的研究,初步選用52種后里臺地殘存森林中的原生樹種,包括九丁榕、菲律賓榕、幹花榕、香楠、大葉釣樟、小梗木薑子、三斗石櫟、江某、樹杞、頷垂豆、奧氏虎皮楠、水冬瓜、山龍眼、軟毛柿、九節木、山柚等,期望能協助生物多樣性及棲地的恢復,並讓后里森林公園成為方舟,保育本地的原生物種。
植群復育有別於景觀樹的種植,本計畫參考日本植物學家宮脇昭(Akira Miyawaki)的生態林復育法,以多樣性的樹種混合密植成「生態樹島」,以加速樹苗的成長,之後再藉由森林的自我調節,來恢復森林應有的層次結構。
每個生態樹島成熟後,將向四周大量逸散種子,源源不絕的種子萌發成野生小苗,這樣的自然力將加速森林的演替及發揮生態恢復的影響力。近年宮脇法已應用於本市大肚臺地,同時所建立的樹島已有不少樹種開始自行傳播、繁衍,逐步彌補生態空缺。
因后里森林公園許多樹木受到褐根病感染,故本計畫也參考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陳啟予副教授之研究,在染病區選擇種植具耐病潛力的樹種,如大青、小花鼠刺、小葉赤楠、山芙蓉、山柿、山香圓、山埔姜、山黃梔、降真香、鬼紫珠、魚木、無患子、黃荊、對面花、臺灣糊樗、樟葉楓、龍船花、蟲屎等,以學理來說,藉由生態復育亦可降低其它傳染病與病蟲害等問題。
未來后里森林公園將成為永恆的森林,這片美麗的森林亦將象徵「生態臺中」的重要價值,以此讓人與芸芸眾生得以共存共好在這片土地上。














~守護山林~請您支持《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線上捐款】捐款連結請點此
【ATM捐款帳號】
玉山銀行代號:808 (西屯分行)
帳號:1159-940-026333
戶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電子發票愛心碼】5 2 3 0(我愛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