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於2023年啟動苗栗淺山植群復育計畫,我們與卓蘭鎮公所、裕隆汽車共同合作進行「銀合歡生態控制」,原本銀合歡肆虐的大安溪生態公園,開始以原生植群復育來進行銀合歡的控制。
2024年(第一期)共22種1,200株,如羅氏鹽膚木、山黃麻、白匏子、血桐、稜果榕、杜虹花、山菸草、小葉桑、茄苳、香楠、軟毛柿、香葉樹等,2025年六月(第二期)再種植43種2,000株,如山埔姜、榔榆、山漆、山香圓、裏白饅頭果、山黃梔、大葉楠、臺灣石楠等,此計劃也保留現地野生的樹木,如菲律賓饅頭果、小葉桑、構樹、山芙蓉等。
銀合歡屬於演替前期的先驅物種,當自然森林受到干擾後(人為破壞),出現生態棲位空缺時,銀合歡會取代棲位,因此解決問題的關鍵在「生態棲位空缺」,而方法就是恢復原本的生物多樣性,透過原生植群復育及森林演替,來讓銀合歡退場。
下列圖片中可以看到生長較快的樹木已突破雜草及銀合歡的包圍,此復育區也參考宮脇生態林復育法,此為日本植物學家發展出的生態林復育法,操作方式為腹地1平方公尺種植3株植株,並強調採用「在地潛在森林樹種」,因此此復育區樹苗間距小於一公尺,這說明一年後將有更多的樹木大量冒出。意味著當銀合歡遇到在地原生植群,銀合歡將選擇離開,因為生態棲位已被補滿,沒有他的立足之地。






~守護山林~請您支持《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線上捐款】捐款連結請點此
【ATM捐款帳號】
玉山銀行代號:808 (西屯分行)
帳號:1159-940-026333
戶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電子發票愛心碼】5 2 3 0(我愛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