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市營北里鄰近中興新村,因為小葉欖仁行道樹浮根造成人行道不平整,發生數起老人家意外跌倒的問題,南投市公所為此進行人行道改善工程,施工時將近百棵小葉欖仁大樹砍除,景觀突兀感,引起在地居民的反彈,居民希望恢復過去綠意盎然的社區,也希望維持寬敞的人行道。
上週南投市張嘉哲市長與我聯繫,討論時,我建議人行道改善工程的綠化可以生態為核心,種植南投市鄰近森林的樹種,除了景觀美化外,也兼具生態、休憩、教育等功能。
昨晚我更特別前往南投特殊教育學校參加營北里的地方說明會,張市長非常用心傾聽民眾的意見,他做了很重要的結論:
1.人行道維持既有的寬度。
2.取消內縮停車格,變更設計為綠帶。
3.沿線綠化種植南投市在地的樹種。
在地居民聽到張市長的結論紛紛鼓掌贊同。
在說明會中,我特別告訴參加的民眾,砍一棵樹不用10分鐘,但種一棵樹從樹苗開始,樹長大需要十年。
我建議大家要從樹苗開始,因為一般的綠化工程直接移植成樹,這些樹的主根為了移植被截斷,未來長大就很容易受強風傾倒。
從60~80公分的樹苗開始種,才有機會長成大樹,我問大家可以接受嗎?
沒有想到,好幾位居民附議,大家也以鼓掌方式同意要從小樹苗開始種,大家願意用十年的時間重新恢復營北里的綠意,還有不少民眾表示會帶孩子一起來種樹「種生態」,也願意報名認養,並希望市公所為社區開辦研習課程,讓他們知道如何照顧樹苗。
這個地方說明會,是一場非常成熟的公民參與討論會,營北里的居民除了表達心聲外,也展現成熟公民社會的素質,大家願意來承擔未來人行道沿線綠帶的維護工作,也願意用長遠的眼光來思考社區綠化的問題。
在台灣很多公共議題,似乎少了這樣公民責任的行動,因為公民除了監督政府的政策外,也應承擔應該要有的責任,此次南投市在張嘉哲市長的帶領下,營北里的人行道改善與綠化,顯然已為臺灣的公民社會立下了一個重要的典範。
註:生態綠化的重要目標「有助於修復在地的生物多樣性、能連結周邊的森林生態系。」南投市在地原生樹種非常豐富,我列舉30種,作為生態綠化之參考,臺灣山林復育協會願意全力來協助,無償提供這些在地樹苗,進行公益使用。
1.臺灣石楠
2.樹杞
3.大頭茶
4.野牡丹(灌木)
5.山埔姜
5.刺葉桂櫻
6.墨點櫻桃
7.天料木
8.呂宋莢迷(灌木)
9.土蜜樹
10.細葉饅頭果
11.刺杜密
12.香楠
13.大葉楠
14.大葉釣樟
15.山龍眼
16.小葉樹杞(灌木)
17.玉山紫金牛(灌木)
18.山柚(灌木)
19.江某
20.沙朴
21.石朴
22.山棕
23.臺灣山桂花(灌木)
24.山菜豆
25.三腳虌(灌木)
26.杜虹花(灌木)
27.石苓舅(灌木)
28.厚殼樹
29.九節木(灌木)
30.車桑子(灌木)



~守護山林~請您支持《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ATM捐款帳號】
玉山銀行代號:808 (西屯分行)
帳號:1159-940-026333
戶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電子發票愛心碼】5 2 3 0(我愛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