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高雄與瑞宏、雅芳一起去壽山採種,目標是「山埔姜」,我們成功採集,這也是高雄第一批山埔姜種子。
接下來,更開心的是找到一棵「臺灣假黃楊」的母樹,結實纍纍,落果滿地,我們撿地上的落果,花了一個小時,撿了滿滿的四袋。
沿途還遇到剛好高枝剪可以採到的「山菜豆」果莢,也順利採到「臺灣海桐」,「小葉朴、烏柑仔」的果期已尾聲,只好撿一些剩下的果實,希望對復育工作也能有些幫助。
「粗糠柴、山豬枷」還在半熟果,可以列為下次的重點目標。
今天調查時,看到山埔姜大樹,真的好美!
我與瑞宏邊調查邊聊,回想這二年的調查,目前高雄還殘存多少種原生喬木。我用手指頭數居然不到20種,看樣子高雄植群復育工作真的具有挑戰性,也需要更多人一起加入。
物候調查
地點:高雄壽山
日期:2024/9/23
紀錄:
小葉朴(6)、黃荊(2、3、4、5)、稜果榕(4、5)、山豬枷(4)、恆春厚殼樹(4、5)、厚殼樹(1、2、4)、山棕(4)、臺灣假黃楊(4、5)、山菜豆(3、5)、山埔姜(4、5)、正榕(5)、菊花木(2、3)、粗糠柴(4)、烏柑仔(4)、雀梅藤(1)、多子漿果莧(1)、土蜜樹(2)、臺灣海桐(5)
物候代碼:0無花無果、1花苞、2開花、3初果、4半熟果、5熟果、6殘果
————-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今年經費缺口150萬元,目前募款計畫已募得104.3萬元(70%),還剩下45.7萬元(30%)。
若您經濟有餘力,敬請您給予贊助與支持。
謝謝
捐款方式及說明:
山林復育2.0募款計畫 |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opens in a new t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