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高雄的志工夥伴一起相約到壽山進行物候調查及採種。
因為愛種樹公司承包壽山造林的工作,苗木是臺灣山林復育協會以民間募款培育的,這些苗木的種源全部採自高雄近郊,種類有25種,共一千株無償提供壽山復育之公益使用。
由於苗木是由本會辛苦培育的,故今天我們順現勘愛種樹公司承包的造林案施工的現況。
現場聽完他們的說明後,本會蔡執行長對愛種樹公司做了以下建議。
他們原先的規劃是採用傳統造林的作法「清除銀合歡林,再種樹苗」,但因爲清除銀合歡造成地表裸露、全日照、乾旱,環境變成更適合銀合歡更新生長。
且清除作業時,因工人無法辨識原生樹木,以致造林區中野生的原生小苗遭一併清除,這樣的作業方式,是在減損生物多樣性,且創造銀合歡的生長條件。
因此蔡執行長建議生態造林必須以恢復在地的生物多樣性為目標,若作法導致減損生物多樣性,就必須立刻修正,不能將錯就錯。
傳統植樹是挖植穴後再種樹,因壽山是高位珊瑚礁的地質,今年造林區的土層只有10公分,10公分以下就是岩石,故他們的作法是用機具將岩石破碎,硬挖出一個石坑,再種樹。
因為這樣的方式是破壞自然地景,故本會建議改以美植袋底部剪大洞,裝滿土袋放在岩石上,直接將樹苗種植在美植袋中,只要勤澆水,最後樹苗的根一定會竄出,並深入岩石的縫隙。
由於他們今年種樹的區域與前二年的造林區重疊,前二年的造林區,雖然當時的樹苗沒有很講究,但因周邊森林的種源已逸散進去,林中已長出許多野生的樹苗,森林已開始演替,因此這個區域不宜再干擾,不宜再種樹。
生態造林是要對生物多樣性有幫助,若種植了許多樹,宣稱存活率很高,但卻減損生物多樣性,這樣的種樹不是生態,真的不如不要種!
愛種樹公司說他們承攬的造林合約「要求在前二年的植樹區重複種樹,且一定要清除銀合歡,也要破碎岩石挖植穴」。
他們問本會蔡執行長要如何解套?
蔡執行長說如果這個造林合約對高雄高位珊瑚礁的生態復育是負面的,那就解除合約,你們乾脆不要做,不要為了錢,而將員工投入沒有意義的事,每個人的生命都很寶貴,沒有必要浪費生命(時間)去做破壞生態的種樹!
解除合約,想必內心很挑戰,也很掙扎,但如何決定,只不過是人生修行的一門功課而已,能否過關,也只在一念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