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近日發了一個很不恰當的公文,主要指稱有15種林保署在推綠化的原生樹種會產生空氣汙染,叫大家不要種,很多學者非常非常質疑這個研究結果,而且這個公告也很不實際。
以下是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協會學術顧問蘇夢淮副教授(文化大學森保系)的看法:
因為環境部建議不要種的樹種絕大部分都是該生態區的優勢樹種,譬如陽明山有50%以上植被由紅楠所覆蓋,更不要說整個北部的山區。
而日本關東以南紅楠也是佔最大面積,難道北部或是日本南部的異戊二烯污染很嚴重?
又銀葉樹是熱帶海岸和紅樹林的優勢植物,而台灣肖楠是林保署大面積造林的選用物種,這樣推估下去,整個地球都深受其害了。合理嗎?
再者,我們在人為環境綠化的株數,遠小於大自然存在的量,這樣會影響多少?最後,那個研究評估了全世界的多少數種? 照此邏輯,未被評估到的,要不要種?難道為了這感受不到的影響,未來的綠化要朝少數種類來選擇,扼殺生物多樣性?!
環境部不努力減低人造公害,還反過來質疑原生樹種對大自然的功效,真的是捨本逐末,決策令人匪夷所思!
同樣也引起中興的王升陽教授專文抨擊,然後整個全國種樹群組也炸鍋。
結果環境部馬上就被林保署打臉(相關新聞如下)。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40627/2766069.htm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長曾彥學說,植物釋放的異戊二烯沒有毒,釋放後對人體沒有危害,只有在高溫或是有氮氧化物的特殊情況下,才有可能反應成臭氧,造成空汙,但目前台灣並無異戊二烯排放濃度的確切數據,相較於工廠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廢棄物,城市中植物釋放的異戊二烯濃度並不高,環境部未召集相關單位就公布樹種,太過武斷。(相關新聞連結如下)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058497
此事件很顯然新政府的部會沒有橫向聯繫,以致中央政府推了好幾年的努力被一個莫名空降的環境部長給推翻。
環境部長顯然要負起政治責任,新政府也須加強部會間的橫向聯繫。不然之後會有更大的問題會產生。

~守護山林~請您支持《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ATM捐款帳號】
玉山銀行代號:808 (西屯分行)
帳號:1159-940-026333
戶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電子發票愛心碼】5 2 3 0(我愛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