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執行長觀察埔里街區中小學的校園植物,除了榕樹、樟樹之外,其它的樹木以海岸林的欖仁、福木,外來種的黑板樹、小葉欖仁、小葉南洋杉、陰香等居多。
這個山城的校園植物與在地的森林生態脫節,當生態鏈在教育的影響下逐一消失後,很多昆蟲、鳥類、動物也會跟著消失。這樣的教育影響社會很大,因而讓人失去心中應有的印記!
教育的影響會出現在公共政策,因為不論是民選的政務官或一般事務官的公務員,若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這些生態的概念,那決策就會促成更大的破壞。
例如埔里地標虎頭山種植了許多恆春半島的火筒樹,因為主事者只知道火筒樹號稱原生種,但卻不知道這不是埔里在地森林的樹種,種愈多非在地樹種,對生態負面的影響就愈多!
大部分的人不知道的原因,是因為全台灣大部分的校園植栽從小學到大學,早已與土地脫節!
近年本會前往埔里進行植群調查,已培育了不少埔里在地的樹苗,今年春節蔡執行長也抽空到鯉魚潭步道走走,順便採集種子。此行成功採到了八種樹木的種子,如小西氏石櫟、三斗石櫟、火燒柯、山龍眼、臺灣山桂花、玉山紫金牛、紅果金䅇蘭、柏拉木。
本會除了南投之外,也培育了台中、彰化、苗栗、新北、高雄、花蓮、台南等地的樹苗,期待這些樹苗有機會進入校園中!
要改善臺灣社會與土地脫節的問題,可能很困難,但只要讓這些樹苗種植到校園中,本會相信存活率只要大於0就會是希望,有希望就值得去努力。
~守護山林~請您支持《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捐款帳號】
玉山銀行代號:808 (西屯分行)
帳號:1159-940-026333
戶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電子發票愛心碼】5 2 3 0(我愛山林)
【官方網站】 https://www.reforestation.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