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29海蒂躲貓貓
奧拉.帕克(Aura Parker)作.繪
竹節蟲海蒂,進入到有著和自己身形、顏色相近物品的蟲蟲學校就讀,當各種小昆蟲和各式物品湊在一起,無論是她的同儕、老師們,或是身為讀者的你能夠分辨出誰是海蒂嗎?有著偵探精神、想找出海蒂或是其他昆蟲的你、我,也絕對不能錯過這本可愛的、一本可以與故事互動的繪本,讓你在一開始就跟著故事的提示找到各種昆蟲及對應的數量,也能閱覽海蒂是如何被發現和逐漸展現自我,最後仍能以找到昆蟲的小遊戲為這本書做最完美的結尾呢!

C420菇的呼風喚雨史: 從餐桌、工廠、實驗室、戰場到農田,那些人類迷戀、依賴或懼怕的真菌與它們的祕密生活= Beckoning the wind,summoning the rain.stories of mushroom
顧曉哲著; 林哲緯繪
菇的出現,讓人又愛又怕,「黑黴菌」發酵產生的檸檬酸,快速、大量又便利,其不只是應用在生產檸檬酸,發酵成高果糖玉米糖漿,又或是現代人手一杯無酒精飲料的添加物,黑黴菌有著功不可沒的功勞;改變醫療歷史的「青黴素」,因其有著抑制致命細菌的能力,在二戰期間成功挽救無數人的性命,青黴菌就此名垂後世,但你能想到嗎?在真菌的世界裡也有著讓動、植物畏懼的種類,例如:感染褐根病的苗木,根部腐爛且無法支撐身體,至幾年或是幾百年後才倒下;「毒鵝膏」的出現,令掌權者食用後的第十天即死亡,導致後世相互爭奪權力,也正如伏爾泰的回憶錄所說:「歐洲的命運被一盤蘑菇改變了」。
作者描述的過程深入淺出,手繪插畫可以增添對真菌的印象,如果還想知道真菌的出現造成什麼樣的改變,那就一起來閱讀這有深度,卻不失趣味、值得閱讀的有關「真菌」的一本好書。

C421誰在森林LONG STAY?仔細聆聽、用心觀察,看生態學家如何解讀森林密碼
孫義方, 林宜靜, 江智民, 張楊家豪, 陳毓昀著
集結各大森林生態學家,將森林調查的方法,從劃設樣區、每木調查、植物辨識到資料庫建置,或文字、或圖片,讓想了解森林調查的讀者能夠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區學習,同時,將調查過程發現的有趣故事放入其中,更能增添認識森林的趣味,身為一個小小的森林生態學家,那就不妨來深入了解這本書吧!畢竟……守護森林,就從認識森林開始!

歡迎大家前來山海島語圖書館借閱 <3
以下是圖書館館藏、借閱規則與本次新書書單~
山海島語生態圖書館館藏:https://www.reforestation.tw/?page_id=304
【生態圖書館借閱規則】
1.圖書限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會友外借,非會友限內閱
2.一次最多借閱三本
3.借閱時間一個月,可來訊續借閱一次
4.逾期歸還一天20元(逾期費用將轉作圖書館購書基金)
A(自然哲學、自然文學)
A324 | 動物農莊: 獨家首度收錄歐威爾文章<我為何寫作>、原版被迫刪除作者序<新聞自由> | 喬治.歐威爾作; 張家綺譯 |
A325 | 尋找母樹: 樹聯網的祕密= Finding the mother tree: discovering the wisdom of the forest | 蘇珊.希瑪爾(Suzanne Simard)著; 謝佩妏譯 |
A326 | 禪和拯救地球的藝術= Zen and the art of saving the planet |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著; 汪橋譯 |
A327 | 森林祕境: 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 | 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著; 蕭寶森譯 |
A328 | 攀樹人: 從剛果到祕魯,一個BBC生態攝影師在樹梢上的探險筆記 | 詹姆斯.艾爾德里德(James Aldred)著; 羅亞琪譯 |
A329 | 植物學家的筆記 | 申惠雨著; 何汲譯 |
A330 | 聆聽樹木的聲音 | 詹鳳春著 |
A331 | 食藥史: 從快樂草到數位藥丸,塑造人類歷史與當代醫療的藥物事典 | 湯瑪斯.海格(Thomas Hager)著; 陳錦慧譯 |
A332 | 森林療癒力: forest,for+rest,走進森林讓身心靈休息、讓健康永續 | 余家斌著 |
A333 | 博物日本: 本草學與江戶日本的自然觀= The knowledge of nature and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in early modern Japan | 費德里柯.馬孔(Federico Marcon)著; 林潔盈譯 |
A334 | 寂靜的地球: 工業化、人口爆炸與氣候變遷,昆蟲消失如何瓦解人類社會? | 戴夫.古爾森(Dave Goulson)著; 盧相如譯 |
A335 | 纏結的演化樹: 分子生物學如何翻新了演化論 | 大衛.逵曼(David Quammen)著; 梅苃仁譯 |
A336 | 佛教經濟學救地球 | 理查.培恩(Richard K. Payne)主編; 梁永安譯 |
A337 | 山與祂的子民: 阿力曼與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 阿力曼口述; 劉政暉撰文 |
A338 | 樹的韌性: 渥雷本帶你認識樹木跨越世代的驚人適應力,與森林自行調節演化,重建地球生態系統的契機= Der lange Atem der Bäume: Wie Bäume lernen, mit dem Klimawandel umzugehen – und warum der Wald uns retten wird, wenn wir es zulassen | 彼得.渥雷本(Peter Wohlleben)著; 曾鏡穎譯 |
B(自然美學)
B225 | 愛的藝術: 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談愛的真諦,一本學習如何去愛的聖經= The art of loving |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著; 梁永安譯 |
B226 | 纖維實踐: 月桃= Fiber practice: Shell-flower | 吳佩珊, 陳梅娜, 張思敏, 陳秋竹, 謝育芷, 王世慧, 陳淑欣撰文 |
B227 | 每年回來的抹香鯨 | 夏尊湯文; 吳品嫻圖 |
B228 | 紅樹林真好玩 | 陳麗雅文.圖 |
B229 | 海蒂躲貓貓 | 奧拉.帕克(Aura Parker)作.繪 |
B230 | 海洋100問: 最強圖解X超酷實驗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大海秘密 | 潘昌志作; 陳彥伶繪 |
B231 | 回家吧!小虎鯨安安 | 鄭博真文; 江勻楷圖 |
B232 | 種子笑哈哈 | 近藤薰美子文.圖; 陳怡如譯 |
B233 | 219隻螳螂 | 近藤薰美子文.圖; 陳怡如譯 |
B234 | 野日記 | 近藤薰美子文.圖; 陳怡如譯 |
B235 | 星月 | 珍妮兒.肯儂(Janell Cannon)文.圖; 阿甲審譯 |
B236 | 我們是水源守護者= We are water protectors | 卡蘿爾.林德史東(Carole Lindstrom)文; 米榭菈.高德(Michaela Goade)圖; 游珮芸譯 |
C(自然科學)
C417 | 蘭的10個誘惑: 透視蘭花的性吸引力與演化奧祕 | 呂長澤, 莊貴竣, 鄭杏倩合著 |
C418 | 臺灣惡地誌: 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 蘇淑娟, 梁舒婷, 吳依璇, 劉宏逸, 劉閎逸, 柯伶樺, 邱峋文, 黃惠敏著 |
C419 | 如詩般的天文與地理課: 從呼吸規律與血液循環,看見大地的變動與星空的運行 | 查爾斯.科瓦奇(Charles Kovacs)著; 王乃立譯 |
C420 | 菇的呼風喚雨史: 從餐桌、工廠、實驗室、戰場到農田,那些人類迷戀、依賴或懼怕的真菌與它們的祕密生活= Beckoning the wind,summoning the rain.stories of mushroom | 顧曉哲著; 林哲緯繪 |
C421 | 誰在森林LONG STAY?仔細聆聽、用心觀察,看生態學家如何解讀森林密碼 | 孫義方, 林宜靜, 江智民, 張楊家豪, 陳毓昀著 |
C422 | 油羅野蜂狂: 獨居蜂的祕密生活=The secret lives of solitary bees in Youluo | 古進欽, 李潛龍, 林秋玫作 |
C423 | 專為孩子設計!趣味樹木圖鑑: 從葉子.花朵.果實.樹形.樹皮認識450種常見植物,打造出自主學習力! | 林將之著; 藍嘉楹譯 |
C424 | 把自己送回自然-成為走路的人1 | 寫寫字工作室 |
C425 | 把自己送回自然-成為走路的人2 | 寫寫字工作室 |
C426 | 把自己送回自然-成為走路的人3 | 寫寫字工作室 |
D(生活環保)
D176 | SDGs: 我們想要的未來: 17項永續發展目標&國際實踐範例 | 一般財團法人Think the Earth編著; 沈盈盈譯 |
D177 | 社區林業技術手冊總論: 里山家園 深耕.生根 | 陳美惠, 廖瑞雲, 蘇靜明作 |
D178 | 社區林業技術手冊: 日本里山案例選介: 日本里山新風潮 | 中村伸之, 河合嗣生, 大森淳平, 坂本大祐作; 廖卿惠翻譯 |
~守護山林~請您支持《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捐款帳號】
玉山銀行代號:808 (西屯分行)
帳號:1159-940-026333
戶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電子發票愛心碼】5 2 3 0(我愛山林)
【官方網站】https://www.reforestation.tw/